刚从中国满载而归的普京,底气十足,敢于大声斥责西方26国组成的联军,谁要是敢派兵去俄罗斯,必定要狠狠教训一番。
不久前,普京在参加东方经济论坛的时候提了句,乌克兰境内的任何外国军队,尤其是在这场纷争还在持续的时刻,俄罗斯都会把他们当成“合法的目标”来对付。
就在那天,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不能靠外国驻军来保障,这点对俄罗斯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他那么说的:“欧洲和美国的兵力,能不能保证乌克兰的安全?显然不行,俄方不会认可他们作为乌克兰的安全靠山。”
普京以及佩斯科夫发出了挺硬的警告,明显是冲着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志愿联盟”峰会上的最新表态去的。
马克龙说呀,26个国家准备等冲突一结束,就打算向乌克兰提供保障,不光是口头的,还包括在陆地上、海上和空中派驻的国际部队,挺有信心的事儿呢。
其实这个就是“维和部队”嘛,目的主要是防止战后俄罗斯再折腾着攻打乌克兰,同时也是为了保持两国边界线的稳定。
关于维和部队的规划,最早的想法是在今年3月初开始萌芽的。
有些人可能还记得那会儿,2月28号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在白宫遇上了点小争执,事后泽连斯基就奔赴欧洲,和马克龙以及英国首相斯塔默这些人聊了一阵子。
那会儿,谁也猜不到特朗普未来会向俄罗斯妥协到啥程度,欧洲几个大国心里没底,就带头搞了个“志愿联盟”。他们还考虑在战后安排维和部队,作为保障乌克兰安全的一环。
特朗普挺欧洲出工出力的,所以在三月份的美俄高层会谈里,美方也把这个方案递给了俄方,结果被人家拒了。
据多个消息源后来讲,俄方坚决拒绝西方国家的军队以任何方式在乌克兰部署,可是也愿意考虑让非西方国家,比如中国,战后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说实话,中方能不能答应这事儿嘛,说到底还得看他们的态度,至今为止,中方可没啥明确的回应呢。
到了8月,阿拉斯加“特普会”一召开,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又重新被摆到台面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事儿。
根据法新社的爆料,普京告诉特朗普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而得到“许诺”的特朗普,便急不可耐地在返回华盛顿的飞机上,通过电话告诉欧洲领导人和泽连斯基:
乌克兰将有望获得像北约第五条一样的安全保障,这事嘛,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
维和部队,作为“安全保障”落实的主要力量,关键还得看机制怎么设计。普京承诺特朗普的“安全保障”,看起来跟特朗普自己理解的那套,明显不太一样。
去年6月,《纽约时报》曾披露过关于2022年3月俄乌土耳其之间谈判的好多细节,曝光不少内幕。
里边提到,当时乌克兰的想法是搞个多国参与的安全保障体系:未来要是乌克兰再次遇到攻击,加入这个体系的每个国家都可以自主决定要不要向乌克兰伸援手,包括军事帮忙之类的。
当时俄方其实也同意建立这套安全保障机制,可条件就是他们不光要参与,还得拥有“一票否决权”——就是说只要有一个成员反对,这个机制就休想启动。
虽然时间已经超过三年多了,可里面的道理还是那个味儿。
普京认可的这个“安全保障”,显然得由自己操办,得把西方给赶出去,欧洲直接派兵的事更不用提——至于特朗普那理解成“类似北约第五条”的事,咱们也不得而知啊。不专门的人非得去做专业的活儿,出点差错也就算了,不足为奇。
“特普会”一结束,特朗普始终推不动普京和泽连斯基见面的事,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其实在普京那儿一无所获,而普京也再次成功拖延了美国对俄的增强制裁。
特朗普对普京又一次失去了耐心,留下一份两周的“最后通牒”,硬是要普京采取点行动。可你猜怎么着,就像之前一样,这种“最后通牒”基本没啥用。
九三大阅兵结束了,转眼两周也过去了,特朗普和欧洲这边开始动了起来。到4号那天,泽连斯基先是和不少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以及欧盟的高层在巴黎聚在一块,参加马克龙主持的“自愿联盟”会议。
大家一块儿讨论了不少安全保障的应对措施,最后定下了三个硬核原则:第一,乌克兰得有一支强壮的军队;第二,欧洲要在乌克兰领土上保持军事力量;第三,美帝的支持不能少,得持续长久。
接着,各方又和特朗普开了一次视频会。特朗普表示愿意对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同时会支持欧洲和乌克兰,但他也强调,欧洲得停止买俄油,这样才能达成共识。
有人说是“停止为俄罗斯提供战争钱财”,其实就是想让欧洲多买美国能源,本质上还是一场买卖。毕竟这位以前做房地产业的商人,交易的思路在哪里不是很奇怪。
和欧洲方面沟通结束后,特朗普透露,他很快就会跟普京取得联系。这些迹象表明,他打算在停火、保障安全这些问题上,跟普京好好谈谈,看看到底怎么个摊牌的意思。
特朗普对记者直言,“其实我跟普京没啥好说的了,无论他的决定啥样,要是不让我们满意的话,你们就会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普京现在这番“谁派兵去乌克兰,就打谁”的态度,估计也算是在为之前的局势定调:在这件事上,想让俄方让步,那可别抱太大希望。
如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