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是肠息肉?会不会恶变?以后是不是得一直做肠镜啊?”这是很多刚做完肠镜的患者内心的疑问。李女士今年52岁,去年体检时发现结肠息肉,还被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她担心得不行,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小小息肉突然变癌症。
其实,肠息肉虽不可忽视,但你知道吗?不管它多大、多多发,不管是刚切除还是反复新长,只要掌握清肠化湿、调理脾胃这一个大原则,息肉就能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复发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
一段真实的故事,给你说说肠息肉那些事
刘先生,50岁,白领一枚。平时加班多,饮食不规律,特别喜欢重口味的小炒加啤酒。去年体检,查出多发性结肠息肉,最大的将近0.8厘米。肠镜切除后一切似乎顺利,可半年后复查,却又发现新息肉。
他焦虑得不行:“一次次肠镜检查,我简直受不了了!这是不是没完没了啊?” 加上经常腹胀、便秘,嘴巴还苦苦的,睡眠也不好。
碰上我之后,我们仔细查验他的体质,走中医辨证论治路线,发现他是典型的脾胃湿热、气滞血瘀型。
于是我们给他开了清热化湿、健脾祛瘀的中药方,辅以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一个月后,刘先生高兴地告诉我:“腹胀舒服多了,口苦也没了,睡眠也好。”
三个月复查,惊喜来了——新息肉没了,原先的小息肉也明显缩小。
一年后复查,肠镜结果无新发,多发息肉的问题终于稳定了下来。
为什么肠息肉跟“湿热”、“脾胃”脱不了干系?
现代医学说肠息肉主要是肠道黏膜异常增生,是癌变的前兆或者潜在风险。但你可能不知道,中医的角度告诉我们,这种“异常”很大程度上源自“内环境”的失衡。
什么是“脾胃湿热”呢?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负责消化吸收,食物变成气血的根源。
湿热:湿气困阻体内,结合“热”邪形成湿热,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毒素堆积。
现代人饮食油腻、爱吃辣、甜食成瘾,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这些都伤脾助湿,造成脾虚生湿,湿热下注到肠道,形成了“肠道湿热、气滞血瘀”的坏循环。
湿热毒素在肠道停留时间长了,肠黏膜细胞就容易繁殖异常,搞出息肉来。
这就好比你家木头板材受潮,如果不先除湿,光靠锯掉发霉部分是没用的,过不了多久霉斑又冒出来。
肠息肉的“稳住”和“缩小”靠什么?
这不是单靠西医切除就能彻底解决的。你不调理“身体环境”,新息肉很容易再冒出来。
那调理的头条原则就是:
一、清肠化湿
去除体内积聚的湿气和毒素,要让肠道环境“干净”。
关键药材如黄连、黄芩,它们有清热燥湿之效。
生活上,减少油炸、烧烤、甜食,戒烟戒酒,适当喝点薏苡仁茶、普洱茶有助除湿。
二、健脾养胃
脾胃强了,水湿代谢才通畅,身体抵抗力更强。
典型方药包括茯苓、白术,它们有健脾利湿作用。
饮食搭配清淡,少油腻,多纤维素,如杂粮、蔬菜等。
三、活血化瘀
湿热久了容易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阻。
用丹参、莪术等药物改善血液循环,有助息肉消退,腹胀疼痛减轻。
平时多走路,适当运动也是活血的绝佳方法。
肠息肉患者必须知道的5个真相
肠息肉不全是肿瘤,但都是癌前病变隐患。 早查早治,注意体质调理,才是硬道理。
单纯摘除息肉不够,体内环境没调理,新息肉容易“照搬”出现。 就跟拔草没拔根一个道理。
脾胃是身体“代谢发动机”,健脾是肠息肉防复发的根本。
湿热体质是现代肠息肉高发的“帮凶”,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比你想象中的更重要。
中西医结合,才能真正控制住息肉。 西医精准切除,中医全身调理,两者一拍即合。
小建议,让你能动手开始做起来!
1. 饮食重“清淡+利湿”
少吃炸烤、油腻食物,减少甜食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
晚餐不宜过饱,早睡养脾胃
2. 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散步、慢跑、太极都不错
起居规律,不熬夜,保证足够睡眠
3. 保持心理平和,减少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会影响脾胃功能
可以试试冥想、深呼吸
4. 如果出现肠道不适、腹胀或便秘,要及时就医
不拖延,定期肠镜复查,把握发现的时机
5. 合理使用中药,针对脾胃湿热调理身体
找专业中医辨证,开合适的药方
不盲目自行购买或长期用药
谁适合中医调理?
多次肠镜切除后依然反复生息肉
有脾胃湿热、腹胀便溏、口苦口干表现
对手术有畏惧,想自然调理的人
免疫力较弱,体质虚寒或湿热明显
结语:肠息肉,不管多大多小,记住这条“根本原则”,它会保护肠道健康
你可能会问:“这是不是多此一举?”不!这就像我们平常打扫房间,扫地拖地不能光带走灰尘,还要把家具底下的脏东西也挖出来清理干净,才能把整个房间收拾得透亮。
肠息肉的防复发也是同理。外科切除息肉是“见血封喉”的直接手段,而内在的“脾胃湿热”调理,是长远稳定健康的保障。
想要远离反复肠镜,减轻身体负担,这一条原则你必须知道!
参考资料
《中国消化病杂志》关于肠息肉中医治疗研究,2021年
《柳叶刀》关于肠道疾病和肠息肉的流行病学分析,2020年
《中华中医药杂志》脾胃湿热与肠息肉关系探讨,2019年
国家卫健委肠镜筛查指南,2022年
你身边有亲友因为肠息肉困扰吗?他们是如何应对的?或者你刚刚查出息肉,有什么顾虑和疑问?欢迎留言分享,下方评论区,我们一起聊聊如何把肠息肉扛过去,拥抱健康人生!
如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