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日前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公布二季报,2025年二季度最新规模5.36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0.45%。
从业绩表现来看,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76.0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60/2903,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25.63%。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26.36%,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37.11%。
从基金规模来看,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2025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5.36亿元,较上一期规模4.62亿元变化了7429.5万元,环比变化了16.08%。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6.72%,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3.01%。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67.2%,第一大重仓股为小米集团-W(01810),持仓占比为10.9%。
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现任基金经理为刘帆 林学晨。其中在任基金经理刘帆已从业4年又9天,2023年1月31日正式接手管理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40.12%。目前还管理着6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兴银中证科创创业50ETF(588660),季度净值涨幅为2.05%。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2025年已悄然过半,上半年的港股市场一转过去几年的冷清,变得热闹起来。科技、新消费、创新药轮番表现,市场交投活跃。随着DeepSeek-R1在AI领域的突破,机器人产业崭露头角,创新药国际化持续加速,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境内外资金持续回流香港市场,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成为港股上行的关键动力。2025年初至6月30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7312亿港元,这一数字接近2024年全年的流入总量,更是远超2024年以前历年水平。回顾港股市场的这轮行情,本质上受益于中国资产的重估浪潮。立足中长期,港股市场的生态已然改变,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市场活力。稳定币法案的出台,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国际秩序重构的进程中将得到巩固和提升。下半年伴随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更大进展、美联储降息以及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陆续展开,港股行情有望迎来基本面和风险偏好双改善,从而走出创新高之旅。从宏观环境来看,美国经济下半年经济放缓概率较大,美联储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可能会启动降息周期,合并美元走弱趋势,意味着全球流动性改善和美国投资回报率相对下降,或将进一步推动资金从美国市场流向包括港股在内的其他市场以寻求更高收益。港股的估值在全球股市中表现出低估优势,这种低估值使得港股的投资性价比愈发突出,或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港股整体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同时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长期配置性价比仍较高。报告期内,我们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紧密跟踪标的指数。
以上内容为本站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