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什么人类都想要知晓大千世界的普遍规律呢?也许是从小孩就开始的单纯对世界的好奇吧。
至于长大后,人们不光想满足自己对世界规律的好奇,同时也深深知道如果知道了世界的某种底层规律对自己的人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有一个毕业后就去了OPPO的员工问段永平什么是道,段永平回答他: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就是理性想长远想本质。
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答案,其实和历史上那些大思想家说的是一个意思。
老子:顺着规律走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可以说出来,但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老子认为,道就是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学大地,大地要学天,天要学道,道要学自然。说到底,就是要顺着自然规律走。
老子还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意思是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做了事情不夸耀功劳,引导万物而不主宰支配。这就是道的特点——默默按规律运行,不张扬。
做人做事也一样。老子说要'无为而无不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着规律做事,不要硬来。比如家长们想让孩子学习好,硬逼着他天天刷题可能没用,但如果你能激发他的兴趣,让他自己愿意学,效果会好得多。这就是顺应规律。
王阳明:听从内心的声音到了明朝,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他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是行动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王阳明年轻时也走过弯路,想从书本里找到所有答案。后来在贵州龙场那个荒凉的地方,他突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的道理,我自己心里就有,不用到外面去找。
他还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你知道偷东西不对,知道帮助别人是对的,这些都是天生的良知在起作用。
问题是很多人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却做不到。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你说你知道孝顺父母是对的,但你不去做,那你其实不是真的知道。真正的知和行是一回事,这就是'知行合一'。
段永平:简单但不容易段永平把道说得更直白:'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前半句是选择,后半句是执行。
什么叫做对的事情?段永平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就是投资的基本规律。所以他不看股价天天涨跌,而是看这个公司10年后还能不能赚钱。
他还强调:'营销不是本质,本质是产品。'做企业要回到根本,就是你的产品用户到底需不需要。
什么叫把事情做对?段永平说:'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一旦确定了方向,就要踏踏实实去执行。他投资苹果,不是因为别人说好,而是他自己用了十几年苹果的产品,知道这个公司的东西确实比别家好。
段永平经常说:'用10年的眼光看!'还说:'其实就是一个思考习惯,尽量想长远的习惯。'他把道总结为'理性想长远想本质'——理性就是不冲动,想长远就是不贪图眼前小利,想本质就是透过现象看规律。
三个人说的其实是一件事老子、王阳明、段永平,虽然相隔千年,说的其实是同一件事:
第一,世界是有规律的。老子说的是自然规律,王阳明说的是人心规律,段永平说的是商业规律。不管什么规律,你要先承认它存在,然后去发现它。
第二,知道了要去做。光知道没用,必须行动起来。王阳明直接说'知行合一',段永平说'把事情做对',意思都一样。
第三,复杂的事情要简化。老子用很少的字说清楚了宇宙的道理,王阳明把所有问题归结到良知,段永平把商业简化成'做对的事情'。大道至简,真正厉害的人都会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
▽
那么普通人应该怎么应用这些道理呢?
其实很简单。遇到选择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件事10年后看还对不对?如果对,就去做,而且要认真做好。如果不对,赶紧停。
比如你想跳槽,不要只看新工作工资高一点,要想想这个行业10年后还有前景吗?这个公司的产品用户真的需要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去,然后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比如你想投资,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股票会涨,要想想你买的这个公司10年后还能赚钱吗?它的产品你自己愿意用吗?如果是,就买了长期持有。
段永平说过:'其实就是一个思考习惯,尽量想长远的习惯。'
道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对的事情。当自己能够不被眼前的诱惑迷惑,能够看清事情的本质,能够为了长远利益放弃短期好处时,其实就已经在走大道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更重要的是,用一辈子去践行这个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如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